“一个月生活费多少才够啊?”“你们觉得一个月1000元生活费够用吗?”……近日来,在徐州各高校的贴吧上,有关“大学生生活费”的帖子成为热门。究竟大学生一个月花多少钱才合理?对此,2013年7月11日至7月13日,由中国矿业大学安全工程学院2011级2班9名同学组成的大学生生活费用调查实践团在徐州4所具有代表性的高校开展了关于大学生生活费用的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300多份,以了解徐州大学生生活费支出情况。
调查结果显示0.17%的大学生生活费用在500元以下,73.6%花费500至1000元,20.23%花费1000至1500元,6%花费1500元以上。调查结果总体接近预想,但一些小细节却出乎意料。根据统计,大学生生活费的47.02%花在平时的吃饭上,8.22%用于旅游,6.49%用于学习,11.91%花在形象消费上,13.11%用在娱乐方面,,恋爱支出占6.60%,购买日常消费品费用占6.65%。
一个月生活费多少才够
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300多份,从调查结果来看,0.17%的大学生生活费用在500元以下,73.6%花费500至1000元,20.23%花费1000至1500元,6%花费1500元以上。由此可见当前徐州市在校大学生的每月生活费存在严重的不均衡性现象,值得教育者关注.
生活费用主要来源于父母
从在校生生活费来源来看,接受家庭资助的比例为82.3%,高居首位。但也存在以贷款、勤工俭学、奖学金、校外兼职等途径为主要经济来源的少部分学生。对于兼职工作79.6%的同学表示很感兴趣,能够锻炼自己的能力 。但也有少部分同学认为这是在浪费时间,不考虑兼职工作。对于打工的首要目的,60.2%的同学是增长社会经历,29.8%的同学用于补贴生活费,另有一些同学以此来达到自己独立的目的。
消费结构存在不合理因素
根据统计,大学生生活费的47.02%花在平时的吃饭上,8.22%用于旅游,6.49%用于学习,11.91%花在形象消费上,13.11%用在娱乐方面,恋爱支出占6.60%,购买日常消费品费用占6.65%。
部分部分女生饮食费用在300元以下,有的为了保持苗条身材控制自己的食欲,有的为了节约支出不顾营养需要而选择廉价的饭菜。问题是对健康饮食知识了解不够。数据还显示,65.7%的同学每月用于学习方面的花费在50元以下,30.2%的同学在50-100元之间,3.0%的同学在100-200元之间,仅有1.1%的同学每月花费在150元以上。与其他方面的消费相比,大学生在学习上的花费偏低,这表明部分大学生在学习上缺乏主动性。当问到“你手中有足够的钱,你最可能的处理方式”这个问题时,大部分学生选择了吃喝、上网、旅游等娱乐方式,只有少部分同学选择储蓄、买书等方式。与学习有关的发展性消费相比,大学生的享受性消费偏高,表明了大学生目前过于追求享受的现状。
追求时尚和名牌,存在攀比心理
在讨论会中,一些同学指出,为了拥有一款手机或者换上一款最流行的手机,有的同学情愿节衣缩食,甚至牺牲自己的其他必要开支;有些男同学为了一双名牌运动鞋,有些女同学为了一套名牌化妆品或者一件名牌衣服,不惜向别人借钱甚至偷钱以满足自己的欲望等,都可以反映出一些学生不懂得量入而出,而在虚荣心的驱使下又极易形成无休止的攀比心理。
生活费对父母有何影响?
40%的同学认为父母完全能够承受,不会给家庭带来任何压力,45.5%的同学认为对父母造成了很大的压力,但是父母还能承受,而2.5%的同学认为对父母造成了很大的压力。以此看来,令家长们不堪重负的并非学费住宿费,而是孩子日益高涨的生活费。
“交往消费”数额惊人
根据数据分析,处于恋爱中的大学生中,10.4%每月支出在50-100元之间,65.0%每月支出在100-300元之间,24.8%在300-500元之间,17.7%的在500元以上。这说明,恋爱消费在大学生消费中占主要方面。
其中,从电话费用来看,63.6%的大学生每月花费50以下,27.4%的人花费50-100元,5.5%花费在100-200元,还有3.5%的人费用在200元以上。可见手机成为大学生通讯中不可或缺的工具。
大学生作为社会消费的一个特殊群体,有着不同于社会其他消费群体的消费心理和行为。当然,其中存在着众多不合理不正确的现象。本次调查旨在深入了解当今大学生的消费情况,总结出大学生的消费习惯和消费的趋势,从中找出大学生消费存在的问题以及不合理的地方,从而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培养正确的消费习惯,提倡勤俭节约的消费行为,并引导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健康的消费观念。大学生还没自立,应该以节俭为主,要有计划地花钱。首先留出吃饭的钱,其他的如电脑等奢侈品,要看个人家庭的承受能力,不要盲目攀比,要树立健康、正确的消费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