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现场
校长宋学锋致辞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工程与材料科学部工程一处王西勃讲话
教育部科学技术与信息化司基础研究与社会发展处周昕宇讲话
项目负责人中国工程院院士、安徽理工大学校长袁亮教授讲话
副校长卞正富主持会议开幕式
中国工程院院士、太原理工大学金智新教授主持项目汇报质询阶段
1月8日上午,我校作为依托单位承担的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部门推荐)“深地工程多场耦合动力灾变试验仪”启动暨2023年度进展研讨会在南湖校区图书馆第一会议室召开。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工程与材料科学部工程一处项目主任王西勃、综合与战略规划处流动项目主任由庆,教育部科学技术与信息化司基础研究与社会发展处主管周昕宇,项目咨询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彭苏萍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太原理工大学金智新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西安科技大学王双明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煤炭科工集团王国法研究员,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张来斌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宁波大学杜时贵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辽宁大学党委书记潘一山教授,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院长周福宝教授,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王琦教授,项目监理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科技大学吴爱祥教授,郑州大学副校长单崇新教授,重庆大学许江教授,山东大学王普伟高级会计师,项目负责人中国工程院院士、安徽理工大学校长袁亮教授,我校校长宋学锋、副校长卞正富,安徽理工大学副校长张平松,徐州市科学技术局副局长秦飞出席会议。会议分开幕式及项目汇报质询两阶段召开,分别由卞正富和金智新院士主持。
宋学锋代表项目依托单位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教育部、徐州市以及与会专家对项目实施给予的大力支持和关键指导表示衷心感谢。他表示,近年来学校围绕战略性矿产开发利用、安全科学与工程、地质工程等诸多领域积极承担基础研究任务。学校高度重视作为依托单位承担的首个部门推荐类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实施,通过完善体制机制、构建管理协调体系、推进学科交叉融合等举措,汇集创新资源,协同推进项目研究。下一步,学校将继续落实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教育部有关要求,吸纳专家意见,严格把控项目实施质量,努力打造深地工程安全领域的国之重器。
王西勃在讲话中指出,科研仪器对推动基础研究和促进原始创新十分重要,是探索未知世界、发现自然规律的关键工具,本项目的立项及实施对推动解决深部能源资源开采面临的科学难题有着重要意义,项目组应充分认识设备研发的迫切性,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做好科研仪器研制。他希望项目咨询专家、项目监理工作组专家充分利用自身经验与优势,协助项目团队高质量完成研究任务,依托单位和参与单位应积极与项目咨询专家交流研讨,主动配合监理工作,认真吸纳意见,保障项目顺利实施。
周昕宇在讲话中指出,原创性科研仪器研制是产出创新科技成果的重要基础,教育部作为组织推荐部门将发挥好指导和督促作用,项目组要按照计划任务书要求积极推进研究进展,做好经费执行,按时完成项目研究各项任务,并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重视仪器共享、数据交汇等工作。
在项目汇报及质询环节,袁亮院士围绕研制背景与科学意义、研制目标与考核指标、技术路线与研制方案、任务分工与研制进展、实施管理及保障条件五个方面,汇报了项目立项以来的总体进展情况。项目组课题负责人窦林名教授、王汉鹏教授、王恩元教授分别汇报了仪器试验理论、主体结构、测控平台的研究进展。项目咨询组、监理组专家听取了项目进展汇报,审阅了相关材料,并对项目及各课题进展情况进行了评议,认为项目整体进展顺利,完成了年度计划任务及预期目标,并针对项目下一步研究重点提出针对性的意见和建议。
袁亮院士代表项目组表示,与会专家们的意见与建议对项目后续研究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项目组全体成员及单位将在后续研究中将积极落实专家们的意见与建议,充分发挥有组织科研的协同作用,始终坚守仪器研制的方向,遵循仪器研制的规律,聚焦仪器研制面临的主要问题,加强学科交叉融合,按照项目研究计划按时完成样机研发。
卞正富对各位专家、领导和项目组成员表示感谢。他强调,学校高度重视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的实施,出台并完善校内管理办法,设立原创探索项目,汇聚基础学科科研人员协同解决相关科学问题,学校后续将继续从人、物、财等方面给予充分保障,发挥好组织协调功能,助推项目高质量完成。
我校项目实施与管理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科学技术研究院、学科建设处、财务处、审计处、国有资产与合同管理处、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基建与修缮处、安全工程学院、深地工程智能建造与健康运维全国重点实验室以及矿业工程学院、煤矿瓦斯治理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相关负责人,项目合作单位安徽理工大学、山东大学、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相关部门负责人以及项目研究骨干、研究生代表共计90余人参加了会议。
(转自中国矿业大学官网)